本報記者 杜雨萌
近日,隨著局部地緣沖突出現緩和跡象,其所帶來的風險溢價明顯承壓。3月28日,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價格雙雙大跌,跌幅分別達到7.62%和9.18%。而對于錨定國際原油價格的國內成品油市場來說,消費者似乎更加關注將于3月31日24時啟動的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,能否結束此前的連漲局面?但從目前情況看,機構預計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大概率仍要漲價。
據金聯創測算,截至3月29日第八個工作日,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113.92美元/桶,變化率為2.02%,對應的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應上調160元/噸。
“距離調價窗口還有兩個工作日,即便3月28日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,但按照以往調價慣性來看,變化率或仍將維持正向區間波動。”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路喬惠告訴《證券日報》記者,也就是說,本輪成品油零售價有望開啟年內“六連漲”。
而從國際原油市場來看,繼前一天的大幅下跌后,截至3月29日記者截稿,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價格略有上漲。具體來看,WTI原油期貨價格報90.52美元/桶,上漲1.02%;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報110.78美元/桶,上漲1.18%。
領秀財經首席分析師劉思源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近日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,一方面地緣局勢緊張局面有所降溫所致;另一方面,美國也于近日表示“正在討論進一步釋放石油儲備”;此外,OPEC+也在暗示堅持溫和增加供應的計劃??梢哉f,以上種種都在短期消息面上對國際原油價格形成利空,進而推動場內資金的獲利了結。但從中長期來看,影響原油價格的內在因素,關鍵還是看供給和需求。
一德期貨資深分析師陳通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當前全球原油剩余產能不足,而未來需求端預計仍可以實現100萬桶/日的年增量,這就需要高油價維持較長時間來刺激原油產能釋放。從中期來看,俄羅斯石油出口部分受限加劇了供需矛盾,IEA預計俄羅斯原油產量年內下降300萬桶/日。雖然下半年伊朗原油大概率可以回歸市場,但預計年內仍實現不足100萬桶/日的產能增量,同時,浮倉也需要數月完成保險認證等手續后才可以釋放。綜合而言,今年第二、第三季度的原油供應缺口仍存。
“當前地緣局勢熱度持續下降,使得市場再次回到對原油供需結構的評估和計價。”方正中期研究院首席石化研究員隋曉影對記者表示,從這一角度來說,供需結構對國際油價仍有重要支撐,因此,預計其短線價格下跌幅度有限,且后市有望維持在相對高位。
(編輯 孫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