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證券日報APP

    掃一掃
    下載客戶端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 網站首頁 > 財經頻道 > 產業風向 > 正文

    中國半導體產業大浪淘沙 創新底色正在露出

    2023-02-22 21:31  來源:證券日報網 

        本報記者 賈麗

        中國半導體產業正在上演“大浪淘沙”。近日,有調研機構數據顯示,2022年,中國吊銷、注銷芯片相關企業達5746家,遠超往年,比2021年的3420家增長68%。

        天眼查數據顯示,目前我國有芯片相關(經營范圍為集成電路、芯片)企業46.5萬余家,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11.3萬家,相關企業年度注冊增速為32.82%,相較上年注冊增速下降8.63個百分點。

        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中,中國半導體企業在“抗壓”求變,大浪淘沙之后,半導體領域真正的創新底色正在露出,而新一輪半導體產業投資價值也在逐步凸顯。

        半導體行業洗牌擠“泡沫”

        天眼查數據顯示,從注銷企業情況來看,大多處于專用設備制造業,部分來自集成電路設計、材料批發、應用推廣等領域。

        “早期的芯片公司,很多規模較小。對于部分芯片設計及推廣公司而言,其成立門檻較低,投資規模、技術水平相對不高。部分企業存在模仿、改造等現象,沒有經驗積累,技術創新沉淀不足,在競爭中沒有‘拳頭’產品,相對比較容易被淘汰。”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徐征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。

        國內芯片產業2018年之后進入高速發展期。特別是在行業標志性事件華為受限制之后,國產芯片成為高景氣度行業,也引發各路資本競相逐鹿。“自2021年底開始,全球芯片產業進入下行周期,大量上市公司均出現盈利下滑,初創企業生存更為艱難,在行業洗牌之際消亡;芯片本身就是技術、資金、勞動密集型結合的產業,短期投資效益難以支撐部分短期逐利資本的預期,行業‘泡沫’逐漸散去。”千門資產投研總監宣繼游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認為。

        一位芯片供應鏈企業人士對記者坦言:“現在是公司最艱難的時候,雖然難,但是信心不丟、力度不減,在寒冬臘月練內功,公司將把資金從生產、營銷上暫時收縮,轉投研發儲備上。”他認為,“目前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,缺乏基礎性研究及行業資源整合。半導體發展需要建立在牢靠的供應鏈、前端研究的基礎之上,企業才能突破或者繞開專利封鎖,為下游產業應用打牢基礎。”

        在芯謀研究院研究員王笑龍看來,到今年年底,若市場遲遲不好轉,還有部分小規模公司將注銷。“在消費低迷、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疊加下,眾多芯片企業業績自去年年中開始特別是MCU芯片企業業績嚴重下滑。不過目前,工業級、車規級芯片表現堅挺,很多消費市場正在復蘇,整體經濟向好,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也將迎來更多機會。”

        自主可控產業鏈價值凸顯

        在芯片周期及全球半導體環境變化之下,部分資本退去。然而另一廂,資本在自主可控的國產供應鏈、成熟芯片工藝領域上陸續加碼,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。

        多家A股半導體上市公司也在加大資本開支力度。中芯國際在去年三季報中表示,將全年資本支出從約320.5億元上調為約456億元,用以支付長交期設備預付款;長電科技對外表示去年計劃投資60億元用于產能擴充、研發投入等。

        從2022年度業績預告來看,多家頭部半導體上市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。納芯微2月21日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稱,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.33億元,同比增加4.21%。公司表示,受惠于汽車電子、光伏等下游應用領域整體需求旺盛,各類芯片產品銷售收入均保持較快增長;芯原股份業績預告顯示,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7340萬元,同比增長452%。公司稱,近年來半導體領域的國產替代趨勢逐漸顯現。

        另外,力合微、拓荊科技、賽微電子、斯達半導等多個處于半導體設備、材料等領域的上市公司,受車規級半導體及新能源行業需求增長拉動,產能依舊供不應求。

        在多個細分領域,半導體行業投資機會也逐步得到確認。中信證券研報指出,在半導體領域的刻蝕、清洗等細分賽道,涌現出了產品力較強的公司,設備國產化不斷提升。

        另外,從ETF申購贖回情況來看,半導體行業主題ETF較為亮眼。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2月20日,今年以來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等獲凈申購份額在20億份以上。

        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趙宗庭表示,半導體芯片行業的長期投資機會仍然主要在于產業鏈本土化、自主可控。全球半導體芯片需求量在中長期將快速增長,半導體芯片成長性投資價值十分顯著。

        “部分企業注銷意味著實體端的股權投資正在退潮,但是一些有核心產品亮點的芯片半導體上市公司反而受資本青睞,加大了對成熟產業及自主創新的新型技術的投資力度。”宣繼游還認為,大浪淘沙之后,芯片行業的創新方向主要有三個:在成熟制程背景下提高算力的先進封裝技術;車規級芯片的設計和研發;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半導體設備的攻關和研究。實現自主可控、錯位競爭、提升成本優勢,將是未來國產芯片產業參與全球競爭的關鍵。

    (編輯 喬川川)

    -證券日報網
    •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
   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蜜桃aV

 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

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-20181903

  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

   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、數據僅供參考,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,風險自負。

    證券日報社電話:010-83251700網站電話:010-83251800

    網站傳真:010-83251801電子郵件:xmtzx@zqrb.net

    證券日報APP

    掃一掃,即可下載

    官方微信

    掃一掃,加關注

    官方微博

    掃一掃,加關注